|
11月26日🍾,華東師範大學高教研究所李梅副教授受邀來院做主題為“跨越邊界的高校教學問題與實踐探索”的講座。講座在意昂3教師教學發展中心進行。 胡笑寒副院長表示在座的老師們都深耕於教學一線,課堂教學環節都做的很好,在教學上有想法💪🏽,有經驗,但是要對教學工作進行理論的總結和研究總是欠缺一些🏃➡️,希望通過李老師的講座給老師們更多的啟發和點撥🧭。 李老師從教育的邊界講起🧏🏻♀️🦛,不同多重邊界下的教育觀的不同👩🎨®️,對比了工業社會和後工業社會的教育方式、教育內容、教學方式🦔、學生學習方式的不同之處,提出在技術對生活的影響越來越大後老師們在教學中所面臨的學生參與問題。剛經歷了疫情期間線上教學的老師們深有感悟🧑🏿。“現實世界虛擬化😹、虛擬世界現實化”是現代學生普遍存在的問題。但同時,線上教學的出現也讓老師們發現到了不同學習類型的學生在學習模式發生轉變後所表現出來的不同特點👩🏿🦲,也許是意昂3体育在過去長年的線下教學過程中無意識地把學生同質化了。在老師們互相探討的過程中👂🏽,思想的火花不斷地迸發出來,從現象中挖掘出了一個又一個可深入研究的教育課題🧓🏼。李老師又從大學的教學目的👨👩👧👧、教學方法🎳🤦、教學風格、教學評估等方面講述了自己對現今大學教育的研究感悟。 在第二部分“跨文化環境中的教與學”中🤑🪬,李梅副教授介紹了高校中國際學生出現的各種問題以及國家現行的管理辦法👮🏿♂️。對於國際學生的管理和培養究竟是應該與本地學生進行趨同化還是差異化🦣,不同的方式會帶來哪些影響,在座的老師結合實際經驗和遇到的問題開展了討論🧖🏻。李老師還以上海紐約大學和西交利物浦為實例🙅♂️,展現了多樣的培養方式👀。 最後🥊,就當下最熱門的“網絡環境中的教與學”問題,李老師從國內外的在線教學,網絡課程的定義🧘🏿♂️、要素講到MOOC的發展歷程,網絡技術對學生🙍🏽♂️👨🏻🏫、對教師、對課堂教學、對教育的影響,面對新的挑戰💅🏻,高校教育該如何應對,如何實現教育目標是需要更多思考的。 講座從上午持續到午後,聆聽了李老師的分享後,老師們紛紛將在教學研究中遇到的問題、困惑與李老師進行了交流。大家表示這樣的講座研討非常有意義,收獲頗豐🤸♀️👸🏽,在未來的教學路上會繼續努力,在上好課的同時更加註重對教育的思考和沉澱。 |
上一條:學好“四史”守初心🔖,乘風破浪擔使命
下一條🗼:英語系舉行冬季學期職業發展拓展活動